此次測評者將sE V7 與 Shure SM58進行對比,從各頻段聲音的表現力,聲音細節的還原度、抑制噪音的能力等多方面闡述了兩款產品的不同之處,再一次證明了V7的不凡實力!
對于演唱者來說,一只常備的話筒像是一位最了解自己的朋友,它能把自己在歌唱中想要傳達的盡可能地傳遞給聽眾,從而完整了音樂的表達,在現場或演出中不留遺憾。除了錄音棚中使用的電容話筒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歌者歌唱的細節以外,我遇到了sE V7這只紅色精靈,這是我使用過最能夠體現歌唱細節的動圈話筒,在同時使用Shure SM58和sE V7錄制和演唱Vocal的一個月中,多次被sE V7漂亮的表現驚艷!
因而,我將從一個演唱者的角度,分享比較兩只話筒使用的感受。當然Shure SM58也有它經典的優勢,但建立在“希望聲音被更貼近真實的還原”的需求的基礎上,sE V7依然有很多更優的地方
由于動圈麥克風需要適應舞臺和手持的需要,有內置防噴罩、控制手部運動產生噪音的技術,以及堅硬的外殼防摔等等,因此它不會完全像在錄音棚中使用的電容麥克風那樣所有的設計都傾注在“如何能夠塑造一個想要的聲音”的追求中,也不及那樣的靈敏度。所以在過去多次使用Shure SM58的經驗里,我對所有手持麥克風的印象就是聲音悶悶的,好像被鎖在了網里,氣聲、微妙的呼吸、鑲邊…等等這樣細膩的表達無法被完全記錄,導致唱起來會有一點吃力。
直到我拿起V7開始演唱,作為一只動圈手持麥克風,幾乎沒有聲音缺陷!聲音通過麥克風真的被打開了,各個頻率分布均勻、飽滿,不會因為高頻少了而聽上去悶悶的,也不會因為低頻欠缺顯得聲音沒有力量,更不會在中頻不穩定,聆聽時所有頻段更加順滑和充實。
再聽細節,氣聲的尾巴,呼吸的來龍去脈,聲音自柔軟而往力量過渡的整個路途,都很順暢,也被盡可能地保留和傳遞。再則,V7竟然在記錄這么多細節的情況下,還能抑制大部分齒音,范圍可以到4800Hz。當手拿著V7演唱的時候,聆聽自己的聲音時,聽到的強弱大小漸進所有細節和動態會更激發自己歌唱的狀態,動態是聲音中最具生命力的線條,在使用Shure SM58時,聲音的抑制趨近于更平的狀態,而V7卻能帶來活躍的頻譜,放大在演唱時歌者心中和表達的動態,這無疑是最重要的。
這時候,我作為演唱者,往往很激動,身體的律動也會跟著音樂一同動起來,手持話筒時,也會有放松的搖晃和摩擦,但回聽錄音,這些噪音都沒有記錄在V7錄過的演唱聲音里,據了解, 它帶有很好的“離軸抑制”,所有麥克風的最大承受啞點是135度,V7竟然可以達到100%承受這個啞點,無比驚艷。這更加凸顯V7在設計時對于如何抑制噪音、聚焦聲音的著重探索。
總體而言,倘若與行業標準的動圈麥克風Shure SM58比較,sE V7具有一切我想要的對聲音還原和放大的靈敏度和彈性。就像一顆彗星經過地球一樣,高倍的天文望遠鏡更能捕捉到那一劃而過、短暫卻燦爛的“慧尾”。在聲音中,這樣的“慧尾”是演唱者內心細膩的真實流露,也是最能打動和連接聽眾的珍寶。
再何況,sE V7這只紅色精靈的價格,竟然不到千元! 或許舞臺手邊,它就是你最佳的朋友。
|